探索高齡友善住宅之我見

活動報導

2020.01.14

      2020年台灣正面臨超高齡化的轉捩點,以及人口負成長的起點,社會人口結構面臨重大改變。日本自2000年實施介護保險制度以來,高齡產業逐漸成形。筆者有幸於2017年隨著台灣衛浴協會前往日本關西一帶參訪幾個高齡產業的機構,包括泉佐野介護老人保健設施、高齡日照中心、Panasonic輔具再生工廠…等單位,深感長照有相當多細膩的工作。在台灣雖然普遍有「老有所終」的觀念,惟當雙親突然倒下亟需照顧之際,或是在宅老化面臨失智的時刻,對於整個家庭來說都是相當沈重的負擔.此時,若沒有社會制度的支持、子女的悉心照護及住宅空間的搭配,高齡者的人生最後階段將是充滿無奈與痛苦的生活折磨.


  傳統的建築教育,設計的角度大多圍繞在工作族群的使用觀點,對於高齡退休族群的需求相當缺乏。筆者在照顧父親短短三年間的經驗中,目睹家父罹癌後逐漸從健康期、障礙期、臥病期到臨終期的快速轉變,回想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,改變了我對於年邁雙親心理及身理需求的認知。一個友善高齡者終老的住宅社區要具備什麼條件,可從幾個使用者特性的角度來切入。


第一、符合生理需求的環境  

         老年人五感逐漸弱化,聽覺、視覺、觸覺、嗅覺、味覺…等身體機能已經產生改變,這是設計師很容易忽略的事實。筆者觀察家父70至75歲之間雖然仍在健康期,然而聽覺與視覺已經有明顯的退化現象,記憶力亦逐漸衰退,身體觸覺則開始對於溫濕度的感受較為敏感。同時,隨著年事漸高,行動的範圍逐漸縮小,當必須仰賴輪椅行動時,居住環境的順平可及範圍也就成為他的生活界限了。記得當自己要協助臥床的父親下床,先移坐輪椅至浴室洗澡的那段 “辛苦”的過程,過去研讀的建築物無障礙相關設施規範,都已不再是冷冰冰的理論,而是當事者及家人真實的需要。



【小結】

   社區環境的微氣候及物理條件相對重要。以本事務所在淡水的建案「將捷之森」為例,規畫初期即運用BIM(建築資訊模型)的綠能分析技術,透過量體配置圍塑出一個南向視野良好且風和日麗的開放空間,以增加居民享受戶外活動的舒適性。


   居家環境的動線順平是高齡生活的基本要求,3cm高差即可能是風險及生活障礙。可以導入通用設計(Universal Design)的概念來確保這類空間的活動品質,例如浴廁室出入口順平無高差、通廊及進出門淨寬至少80cm以上…等。本集團為解決出入口高差問題,甚至為此研發出玄關門昇降門檻,並已取得最新專利。



第二、心理條件的滿足

   許多人或許苦惱於為何雙親不搬到城市來住,其實正由於身體機能的退化,對於物質感官享受的需求已經大大降低。他們不想要新的體驗,光是回味往日時光,就已經時不我予。記憶力逐漸衰退之際,空間辨識度會降低且缺乏安全感。

 


【小結】

    指標設計可使空間易於辨識,有助於高齡或失智者判斷方向感

           生意盎然的環境具有精神療癒效果(蟲鳴鳥叫、花木扶疏) 


第三、住宅社區的社會支持 

   對移居的雙親而言,割捨不掉的是那份既有鄰里的社會連結,以及年輕時各個角落的點點滴滴,離不開的也許是她在廚房而你仍在地上爬行呀呀學語的那段時光。



 【小結】

   新屋裝修時,可要求設計師將有紀念性的舊家具、植栽或是蒐藏品併同納入規劃。

   可選擇公共設施豐富的住宅社區,透過參與社區活動,無形中達成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的社會功能。


         所謂的暮日生活美學,應建立在一個老年人擁有生活自主尊嚴,且易於親子相互照護的基礎上,在宅老化的理想方能實現。儘管每個高齡者的身心理狀況不同,家庭能提供的支持也各有所異,若我們能對父母多一份理解與準備,為他們鋪陳出更好的退休生活品質,相信親子關係也更能圓滿地寫下最後的篇章。